中國食品安全網訊(紀紅霞?劉?;荩╇m隔四百年,“林齋記”連心。明朝被尊稱“四朝大老”“三世尚書”的林熙春若穿越四百年時空歸來現在,必感嘆于林家第十三世孫林樹文和林欽文創(chuàng)辦金極河北調味食品有限公司、打造“林齋記”品牌的耀目佳績。
金極河北調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樹文
曾經,“林齋記”是林熙春為報答如母親般撫養(yǎng)他長大的嫂子的養(yǎng)育之恩所建的家庭廚房。如今,“林齋記”是斬獲“中國綠色環(huán)保產品”“中國調味品行業(yè)十大暢銷產品”“全國重質量守信譽單位”多個殊榮的“中國著名品牌”。
四百年家族傳承,心意通達,承襲反哺之義,聚焦“林齋記”,康健萬千民。
穿越時空的傳承
“從小,愛聽教書的歸僑爺爺林春利講述祖先故事,更喜愛廚師父親的手藝。”
“在他們的影響下,踏上了做食品、做品牌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
44歲的林樹文身形挺秀,言語間儒雅恬淡、出言徐緩,南方男子特有的氣度撲面而來。
正是有了一段家族情愫與味蕾記憶交織的童年歲月,他血液中流淌著的家族對食品、味料積淀的特殊情懷被喚醒了。
四百年前,林樹文的祖先有著堅定的信仰以及傲人的風骨。
林熙春(1552年-1631年),海陽龍溪(今廣東潮州市潮安區(qū)庵阜鎮(zhèn)寶隴村)人,經歷了明朝的萬歷、泰昌、天啟、崇禎四個皇帝,德高望重,被尊稱為“四朝大老”。他為官敢言,甚至在年屆古稀,依然敢于直言,膽識不減當年,所言均是既解民瘼又紓君憂的建言。崇禎四年(1631),林熙春辭世,享年80歲,朝廷特賜“三世尚書”。“三世尚書”指因林熙春其祖林瓚、其父林喬慣亦得贈戶部尚書。林熙春還才氣橫溢,熱心于藏書、著述。其著述除了注重現實之外,寫景抒懷之作,也不乏佳篇。
林熙春出生后父母相繼亡故,從小全憑嫂嫂撫養(yǎng)成人。為了給嫂嫂減輕負擔,林熙春經常下廚做飯。后林熙春為報答嫂恩,特命其三兒子林鴻基為其嫂在府邸建起高貴廚房,并命其名為“林齋記”。
爺爺講述的祖先故事,在林樹文腦海中刻下了童年印跡,也讓成長中的他觸摸到了祖先的智慧和思想的脈搏。
金極河北調味食品有限公司
20多歲的林樹文發(fā)現,全國各地飲食習慣差異明顯,而復合調味品企業(yè)大部分在華南和西南。如何把廣東家鄉(xiāng)的味道帶到北方,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了解并使用復合調味料,以滿足不同的烹調方式及口感,給更多的人帶去健康、營養(yǎng)的美味?這個想法一出現,沒有一刻不在心頭縈繞,林樹文渴望理想付諸實施。
2001年,24歲的林樹文攜弟弟林欽文,帶著對祖先的敬仰與自豪,立志弘揚祖先文化,一起踏上了北上之路,開始了他們的創(chuàng)業(yè)征途。
創(chuàng)業(yè)路上的艱辛
林樹文兄弟倆的北上之行,曾遭到父親的強烈反對。家中有小生意希望他們去繼承;20來歲的青春,千里迢迢去到北方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拼搏,無數的不確定讓家人充滿擔心、掛念和不理解。
家人的反對絲毫沒有改變兄弟倆去往北方創(chuàng)業(yè)的夢想,他們懷揣東拼西湊的21萬元毅然開啟了北上之路。
他們選擇的創(chuàng)業(yè)地點位于河北省會南部、太行山脈南段東麓、中國邢窯文化之鄉(xiāng)——邢臺市內丘縣。
2001年10月,“內丘縣增城龍福洞食品廠”誕生,“林齋記”通過國家商標局正式申請注冊。
“林齋記”蠔油生產線
創(chuàng)業(yè)的前3個月是最艱難的歲月。從幾間破舊的房舍開始,從開始租賃他人一排車間開始,從制作醬油、蠔油開始,兄弟倆掀開了艱難創(chuàng)業(yè)史。
由于南方北方氣候差異大,兄弟倆也第一次體會到了北方刺骨的寒冷。
房屋破舊,寒風從門縫、窗縫吹到屋子里,加上生產時冰涼的水,空氣里滿是寒冷,眉毛上幾乎都可以結上一層霜。
“剛來內丘時,不知道冬天要取暖,也不會取暖。聽別人說生煤爐可以取暖,卻容易煤氣中毒。于是,每天晚上只能在冰冷的屋子里睡覺,每次鉆進被窩里面,至少都要凍得抖上五六分鐘,一直等到半夜被窩稍稍暖和才能睡著。那個時候年輕,就帶著一股拼命的勁頭,就想著一定要干起來、干好,才堅持了下來?!?/p>
講起這些,一直語氣平和舒緩的林樹文稍顯激動,面色稍凝。無疑,那段體驗寒風刺骨但又飽含激情、勇于拼搏的創(chuàng)業(yè)歲月帶給他的是刻骨銘心的記憶。
由于條件艱苦、工作人員極其不匹配,所以每一個崗位工作都要兄弟倆親自去做。采購、生產、銷售,甚至生產所需的每個瓶子都是他們一個個清洗消毒后才投入使用。在他們身兼數職的忙碌和料峭寒冬中,企業(yè)艱難的起步了。
“林齋記”沙拉汁生產線
由于當時他們接的是別人的工廠,接手后有很多遺留問題,原來的工廠由于技術問題產品質量不行,導致老客戶退貨的很多,往往賣一車貨得賠給人家半車貨,這對于他們更是雪上加霜。干了3個月后,他們帶的錢就賠光了。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兄弟倆也彷徨過、迷茫過,企業(yè)的未來在哪?當初的選擇真的錯了嗎?經過一段時間的思忖,他們決定堅持下去,無論多大的困難都要堅持。于是,兄弟倆又借錢買了生產原料,繼續(xù)開工生產了。
為了使企業(yè)運營順暢,解決生產、技術和銷售上諸多問題,兩人進行了明確的分工,哥哥林樹文負責研發(fā)、生產、質量,弟弟林欽文負責銷售。
企業(yè)逐漸步入發(fā)展的快車道。
“林齋記”雞精粉生產線
蠶蛹成蝶的蛻變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創(chuàng)業(yè)初始,林樹文兄弟倆就把產品質量放在第一位,在強化產品質量方面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始終堅持做一流的產品品質。
內丘縣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有關負責人一句“做企業(yè)就不能怕檢查”的叮嚀之語,讓林樹文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堅持:要想做好企業(yè)先做好內功。為更好地樹立品牌聲譽,林樹文更加努力地深入鉆研學習產品標簽、商標、產品標準、知識產權等食品領域的相關知識,為企業(yè)的高速發(fā)展夯實了堅定的基礎。
經過2年的努力發(fā)展,區(qū)域客戶逐漸穩(wěn)定,“林齋記”這個品牌在客戶心中生根發(fā)芽并茁壯成長。于是,產品規(guī)劃、新品推出、品項豐富等工作逐步開展,企業(yè)快速發(fā)展。
生產設備
2003年3月,華北的第一瓶番茄沙司——“林齋記”番茄沙司出產,標志著公司有了全新的發(fā)展?jié)摿Α?/p>
2003年、2004年,公司連續(xù)獲評“3·15”質量及服務無投訴社會承諾單位和“3·15”質量及服務先進單位,并喜獲“全國重質量守信譽單位”殊榮?!傲铸S記”系列調味品榮獲第六屆中國國際調味品專業(yè)博覽會“金味獎”。
2006年,林樹文兄弟倆終于租賃下了整個原種場廠房,并吸收了部分原種場的員工。
2008年3月,公司獲得河北省第一張“雞精”食品生產許可證,走在華北地區(qū)同類企業(yè)的前沿,使企業(yè)步入高速發(fā)展階段。
連續(xù)數年,林樹文兄弟倆都持續(xù)進行著廠房的改造、維修、拆掉、重建,建筑用多少塊磚、多少噸水泥、多少噸沙子,他們都了如指掌。
2012年8月,“金極”通過國家商標局正式注冊。
2013年12月,企業(yè)名稱變更為金極河北調味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稱“金極公司”)。
“金極”這個企業(yè)字號,寄托了林樹文太多太多的人生期望?!敖稹保唇鹕?;“極”,即極致。金色追往昔,極品創(chuàng)未來;金玉內外,極致造就,錦繡添華章,致遠行萬里。
罐裝設備
2014年4月,在縣政府和縣政協(xié)的支持和鼓勵下,金極公司優(yōu)先拍到一塊60畝的土地,投建了華北最大的調味品加工企業(yè),年產10萬噸調味料的生產基地。
2018年8月,金極公司完成搬遷,公司從硬件和軟件條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各方面體系化全面建立。
精耕細作的收獲
目前,金極公司已是一家集調味食品研發(fā)、生產、銷售一體化的高品質的大型食品生產現代企業(yè),擁有注冊商標50余個、產品技術專利及產品外觀專利20余個,其中主打商標品牌除“林齋記”外,還有“金極”“統(tǒng)林”“百里鮮”,均斐聲國內外;擁有雞精調味料、雞粉調味料、番茄調味醬、蠔油、風味調味醬和液體調味料等8大類70余個品種的系列產品及100種產品規(guī)格,成為華北地區(qū)最大的調味品加工企業(yè)。其中,雞精、雞粉、調味醬采用國內最先進的原料前處理、配料、滅菌等生產工藝及罐裝等生產設備生產,符合HACCP國際體系認證安全。
產品展覽
公司從原料的采購直到成品出庫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均建立相應的檢驗崗位責任制,并設立研究中心、品質控制中心、技術中心、品管中心、檢測中心等多個職能部門,確保產品品質完全符合相關國際衛(wèi)生與質量標準要求。目前,公司已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HACCP食品控制體系認證。
隨著“市級重點龍頭企業(yè)”一系列的榮耀加身,標志著金極公司在生產、管理、質量管控方面已經同國際標準接軌,標志著公司生產的產品能夠長期、持續(xù)地得到客戶的認可及滿意。
2018年11月,“林齋記”品牌入駐網上京東商城,由原來餐飲和流通兩大渠道變?yōu)槎嗲腊l(fā)展。同時,公司逐步進入KA商超系統(tǒng),并進行分類(A、B、C、D)店,給予產品全新的定位,全面打造企業(yè)的品牌形象。
經過20年的深耕細作,公司產品已輻射華北、西北、東北、華中、華東的調味品市場,產品得到越來越多業(yè)界及消費者的認可。
餃子餡汁”和“撈面醬”
多年來,金極公司不斷對旗下調味料產品進行創(chuàng)新、優(yōu)化和升級,打造了多款明星產品。公司自主研發(fā)的“餃子餡汁”和“撈面醬”亮相明星產品,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別獲得了國家發(fā)明專利。產品從研發(fā)到上市過程,先不說復雜的工藝和一遍又一遍的實驗,單說“試吃”,為了生產出滿意產品,林樹文兄弟倆是一次又一次的吃面、吃餃子……吃到后來看到面條和餃子就反胃。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味道鮮美的“餃子餡汁”和“撈面醬”相繼問世和占領市場,進一步提高了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力。
“您的健康是林齋記的關注,您的營養(yǎng)是林齋記的努力”,這樣的企業(yè)追求,讓金極公司的調味品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出現在更多的消費者的廚房里、餐桌上。
成品庫
無限可期的未來
翻開金極公司企業(yè)宣傳資料,字里行間無聲地見證著一個民營企業(yè)執(zhí)著的價值追求——
愿景:成為一家上市公司及中國調味品行業(yè)十大品牌之一。
使命:創(chuàng)共享價值,調美味與健康。
責任:成為最幸福的創(chuàng)造者、成為最完美的品質塑造者、成為最執(zhí)著的產品研發(fā)者、成為最主動的客戶服務者、成為社會責任的擔當者。
未來:創(chuàng)造出影響深遠的中國品牌,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成就百年夢想,屹立于世界之林。
成品庫
“心無界,拓無疆”。
一個家族四百年的傳承,逢盛世,抓機遇,鑄華章,融合延續(xù)在中華文化的精神血脈中。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想來,穿越四百年時空的林熙春,一覽后輩所創(chuàng)盛世華章,感嘆之后,必捻須頷首,翹指點贊,欣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