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開啟全國“巡炸”的“雞排哥”愈加忙碌,結束南京汽水音樂節(jié)行程后,10月31日他又現身南昌飛行大會。商業(yè)布局上他更是動作頻頻,被網友調侃“是要打造雞排帝國了”。
采訪中,雞排哥表示自己沒有百萬錢,但擁有百萬粉絲,大家的支持是無價的,“如果你不曾擁有,何談失去?不管紅還是不紅,我認為應該秉持一顆平常心?!?/p>
為啥走紅: 煙火攤的堅守與真誠
每天清晨六點,城市還未完全蘇醒,李俊永就推著滿載家當的三輪車出現在景德鎮(zhèn)中學門口,早上賣肉夾饃,中午切換成炸雞排模式,直到晚上十點才收攤,一天16個小時的忙碌,構成了他多年不變的作息表。
這個被網友親切稱為“雞排哥”的南昌人,在景德鎮(zhèn)生活了42年,原本只是街頭無數攤主中最普通的一個,卻在2025年國慶前夕意外爆紅,不僅火遍全網,還吸引美國彭博社報道,成為帶動當地文旅熱的“現象級”人物。
在這份堅守中,藏著他獨有的經營哲學,采訪中他袒露的細節(jié)更為真實。對學生減1元的營銷方式受到歡迎:“學生不能帶手機,放學時收6塊,可能他口袋里就摸不出那一塊錢硬幣?!毕挛?點半放學高峰,他會優(yōu)先服務孩子,避免他們久候?!按右肋h敞開”是給顧客的底氣——讓大家直觀看到分量與品相,更是對自己手藝的自信;“炸不到位,我是不會原諒我自己”的自我要求,讓6元雞排五年間保持穩(wěn)定酥脆,攢下扎實口碑。
真正讓他破圈的“金句輸出”,在采訪中也得到真實注解。“撒調料要均勻,就像分配生活精力”“油溫180℃才剛好——談戀愛不也是這道理?”“你值得所有美好,包括我的雞排”,這些被網友戲稱“6元雞排60元情緒價值”的表達,并非刻意設計:“對熟悉的學生我一直這樣,多少有點夸張,主要是吸引顧客,加深印象?!?/p>
這份熱情來自哪里?雞排哥說,“來自日常工作的積累,我每次會跟顧客聊聊家?;蛘呔唧w的某件事情。你只有和顧客交流,你才能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碑斎灰矔欣鄣臅r候,累了會看看電視、刷刷手機,周末不出攤的話會看看書,到戶外走一走。
10月28日,“雞排哥”變“洋氣”了,在發(fā)布的變裝視頻中,“雞排哥”身著西裝還戴著一副透明眼鏡,潮感十足,并稱“這種場面我也能控制”。雞排哥有拍攝團隊嗎?他的表妹說,是她負責拍然后上傳。
全國“巡炸”:以平常心應對“流量退潮”
爆紅后開啟的全國“巡炸”,讓“雞排哥”從街頭走向更大舞臺,采訪中,諸多細節(jié)顯示其初心未改。10月25日南京汽水音樂節(jié),他在美食街區(qū)守了七八個小時,6元單價、每人限購一塊的規(guī)則沒變,對每位顧客都送上祝福?!安还苋硕嗳松?,要讓大家高興回去。”他說。
現場畫面與采訪反饋印證著他的感染力。一位主持人彩排間隙排兩小時買到雞排,受訪時說:“醬汁飽滿不油膩,他跟我說‘你值得所有美好發(fā)生’,太暖心了,線下看和視頻里一樣真實?!边B歌手顏人中都主動通過現場大屏與“雞排哥”互動,模仿他的“一切盡在掌握”,在顏人中詢問完“等會可以為我炸一份雞柳嗎”,雞排哥豎起大拇指給予回應,他疲憊卻興奮地說:“平時客戶都是學生,第一次面對這么多陌生人,很震撼,顏人中的歌很真實,我喜歡?!?/p>
此次到南京音樂節(jié),“雞排哥”準備了1000份雞排,其中醬料是他從景德鎮(zhèn)帶來的,其他材料是南京這邊采購的。“雞排哥”只在25日擺攤一天,1000份雞排售完為止。
南京之行讓他對這座城市有了深刻印象,“這是充滿詩意的城市,中山陵、梧桐大道都值得去”,提到美食還略帶遺憾:“鴨血粉絲吃了,鹽水鴨、蟹黃湯包還沒來得及嘗”。更讓人意外的是他的規(guī)劃:“一直關注‘蘇超’,要把攤開到決賽現場,為隊伍加油?!痹捓锿钢莞臒岢?。
流量帶來的困擾,“雞排哥”也坦誠應對?!霸瓉?點半收攤,現在有人排3小時還沒買到,我心里過意不去?!彼慕鉀Q方式很樸素:“沒貨就真誠道歉,讓第二天來不用排,再送一份。人家不是為雞排來,是為我的真誠。”這種同理心源于他的過往,采訪中他首次詳談經歷:“技校畢業(yè)分進陶瓷廠,下崗后做了三年廚師,有了孩子壓力大,才去賣小吃。三塊五塊攢,在小學門口守了七年,現在那些小學生都大學畢業(yè)了還來尋我”。
這份經歷塑造了“雞排哥”的經營原則,采訪中他解釋“學生減1元”的堅持:“不是做公益,是知道他們的難處。原來在景德鎮(zhèn)小有名氣,現在全國朋友認識我,靠的就是‘顧客利益至上’?!倍闪⒕暗骆?zhèn)李俊永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從快餐轉正餐的舉動,被網友笑稱“雞排帝國”,他直言:“沒團隊,靠家人幫忙。改公司是想穩(wěn)扎穩(wěn)打,不是搞加盟圈錢”。
面對“流量退潮”的提問,他的回答很是通透:“如果你不曾擁有,何談失去?我沒有百萬錢,但有百萬粉絲,這是精神財富。要以平常心做事,有時候難得糊涂?!?/p>
流量之思:對平凡價值的重新發(fā)現
“雞排哥”的走紅非偶然流量事件,而是當代社會情感需求、商業(yè)邏輯與城市治理交織的縮影。
從“拉面哥”、理發(fā)師曉華到“咖啡阿姨”“雞排哥”,在城市的煙火氣中,越努力越幸運,每一個認真做事、真誠待人的普通人,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流量擔當”。雞排哥以“6元雞排+真誠互動”打破了程式化的商業(yè)社交,用“雷打不動趕攤”的堅持對抗著成功學焦慮,更以小攤的煙火氣消解了城市陌生感,精準填補了大眾對“去套路化連接”的渴望,這種“反網紅化”的特質恰恰是其核心競爭力。
從“個體奮斗與時代需求的共振”視角來看,“雞排哥”的走紅更像是一場對“平凡價值”的重新發(fā)現。他沒有精英創(chuàng)業(yè)者的光環(huán),也沒有網紅的精致人設,只是日復一日守著雞排攤、算著“學生減1元”的小賬,這種“不包裝的真實”恰恰戳中了當代人對“懸浮敘事” 的審美疲勞,比起直播間里動輒千萬的銷售額,大眾更愿意為踏實買單;比起話術化的營銷,更感動于“你值得所有美好”的樸素祝福。
但流量的雙刃劍也隨之顯現。這次雞排哥走出景德鎮(zhèn)來到南京參加音樂節(jié),有人稱為“巡炸”。高熱之下也出現一則消息,二手平臺出現求代排隊消息,標價最高299元,還有人放話接單?!?99元代排”將情感價值異化為社交符號,商業(yè)化誘惑與平臺算法綁架更可能稀釋其“初心”,而要讓這份真誠不淪為泡沫,既需要“雞排哥”自身以“平常心”守住品質底線,也依賴政府如景德鎮(zhèn)般用專班、文旅計劃“接住流量”,更需消費者跳出狂熱打卡,以理性守護這份樸素善意。這種平凡價值的被看見,也反向推動著城市治理的溫柔轉身。景德鎮(zhèn)為他成立專班,南京在音樂節(jié)給小攤留位,這些舉動不再是簡單的“管理”,而是對“煙火氣生產力” 的認可,讓“擺攤”從“邊緣行為”變成了可被賦能的“城市風景”。
當流量退潮,真正能留住人的從不是“網紅標簽”,而是他始終沒丟的“顧客利益至上”——就像那些愿意排兩小時隊的人,買的不只是雞排,更是對“認真生活就會被尊重”的信念投票,而這份信念,正是無數普通人在時代里前行的底氣,也是“雞排哥”現象超越流量本身的深層意義。
本質上,“雞排哥”的案例是一場微小的社會信任重建實驗:在商業(yè)套路頻發(fā)的當下,他讓大眾相信“認真做事能被看見”“商家可不用套路”,而這份對真誠、信任與煙火氣的集體渴望,才是比百萬粉絲更珍貴的精神財富,成為理解當代中國社會的一面清晰“后視鏡”。(張楠)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