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丁洋濤 繼“吃不起車厘子”的調侃后,其他水果吃不起的聲音也陸續(xù)出現了。有鄭州網友調侃“水果自由”正在離自己越來越遠,往年同時段2元一斤的蘋果,現在漲到10元左右一斤。部分熱帶水果和進口水果也都借勢漲價,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水果價格高于往年?跟隨記者的腳步一起探尋原因。
買4個蘋果就要花22元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走訪鄭州部分水果超市、大型超市和社區(qū)便利店等業(yè)態(tài),發(fā)現不同業(yè)態(tài)下水果價格差別不大,但以蘋果為代表的北方產地水果價格明顯高于往年同時段。
在一家超市的角落,記者看到一袋稱好貼過價簽的蘋果,被丟在超市的隱蔽角落里無人付賬,仔細一看,發(fā)現袋子里只有4個蘋果,價格就高達22元,單價10.8元一斤。在生鮮水果柜臺,許多居民在對各種水果詢價后紛紛搖頭,嘆息鮮果價格太貴(如圖)。
記者通過現場隨機調查,發(fā)現民眾抱怨最多的是蘋果價格。說得最多的就一個字——貴。記者采訪了鄭州金水區(qū)聶莊B區(qū)一家社區(qū)便利店老板,據他描述,今年春節(jié)后,蘋果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他就不再進貨了。“現在蘋果價格太高,買的人也不多,所以干脆不進貨?!边@是他告訴記者的原話。
記者同時通過線上調查,發(fā)現網友們吐槽最多的也是蘋果價格太高。有人調侃道,“這不是我在吃蘋果,這是蘋果在吃我啊?!庇芯W友表示,為了在“夾縫中求生存”,買點物美價廉的水果,已經加入了附近水果店團購群并辦了兩張會員卡。還有網友自嘲,以往買蘋果都是削皮兒吃,現在已經一改以往的“浪費”作風,洗洗直接吃了。
電商提升水果產地議價權
為什么平日里向來“低調”的水果,今年選擇以這樣“高調”形象出現?業(yè)內人士認為,水果價格普遍上漲的背后存在兩個主要推手:一是部分水果主產地減產,二是水果原產地銷售渠道增多、原產地議價權提升。
記者采訪到鄭州萬邦物流價格監(jiān)測中心的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鮮果上漲原因主要和天氣因素導致水果產量下降有關。去年水果生產季節(jié),遭遇氣候災害(臺風、冰雹等)影響,北方水果主產區(qū)諸如新疆、山東和山西等地遭遇大范圍凍害,有關果樹花果被雨水打落,產量減少。
同時,今年以來氣溫偏低,水果成熟期較常年有所推遲,應季的水果還沒有大量上市,現在市場上大部分水果是去年收獲的,庫存越來越少。而鄭州市面上的蘋果主要從山東和新疆阿克蘇等地購進,原產地水果供不應求是水果價格上漲的主因。此外,今年春季以來雨水偏多,被雨淋過的水果,保存時間縮短,也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交易環(huán)節(jié)成本。
另外,隨著眾多電商平臺下沉,在鏈接農產品和消費端提供了更多便利條件,多元化的銷售渠道使得果農擁有了更多銷售選擇和與之帶來的議價權,水果需求市場被進一步發(fā)掘,不可避免會和不足量的供給產生矛盾,造成水果進價上漲。同時,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水果等產品質量要求進一步提升,要求運輸企業(yè)對冷鏈運輸等資本投入提升,從而提高水果物流成本,送到門店的價格已經很高。除去受災產區(qū)水果產量下降,一些熱帶水果、進口水果也借勢提價,湊了個熱鬧。
有經濟人士預計,隨著夏季到來,后期地產應季水果陸續(xù)上市后,水果價格會有所下降。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