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1日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后,江蘇省各相關部門積極開展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聯合推進專項整治工作,加快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建設,目前已取得良好成效。
截至11月14日,江蘇省全省共有各類學校食堂13395家,有12863家學校食堂實施了“明廚亮灶”,占比96.0%。其中中小學及托幼機構學校食堂“明廚亮灶”覆蓋率達96.5%。整治工作期間,檢查學校食堂、供餐單位及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者47165戶次,抽檢食品11212批次,約談1511家,責令整改3165起,警告447起,立案查處65起,罰沒金額43.53萬元。全省學校、供餐單位及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者自查出食品安全問題隱患6415個,其中6119個問題已完成整改,撤換食品原料供貨商742家,更換供餐單位115家。全省共培訓從業(yè)人員37648名,發(fā)放培訓材料39287份。
秋季開學初,省市場監(jiān)管局聯合省教育廳對秋季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進行了排查,對學校食堂、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者開展全覆蓋監(jiān)督檢查,對發(fā)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要求,對違法違規(guī)行為依法嚴肅查處。督促學校建立健全陪餐制、進貨查驗、自查報告等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以此次整治行動為契機,江蘇省進一步推進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建設工作。督促學校利用暑假進行食堂改造,將“明廚亮灶”納入改造項目。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積極創(chuàng)新“明廚亮灶+互聯網”的實施模式,如常州市實施“陽光餐飲”建設,揚州市實施“美滋滋”食品安全公眾端平臺建設,淮安市實施“透明餐飲”建設,各地通過互聯網將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信息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向社會公開。
為規(guī)范食材采購行為,省紀委監(jiān)委、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共同推出中小學“陽光食堂”信息化監(jiān)管服務平臺。學校食堂通過該平臺,將食材采購、加工制作、餐飲具消毒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實施信息化記錄和管理,紀委監(jiān)委、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家長可以通過各自的端口進行在線動態(tài)監(jiān)督。
在宣傳培訓方面,9月19日,省食安辦在南京金陵河西中學組織開展“食安委專家進校園”直播活動,讓在線收看的5萬多名網友看到了學校食堂現場,了解校園食品安全工作基本情況。南京市浦口區(qū)將快檢車開進學校,通過開展快檢、知識講座、參觀展板等,提高師生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各地通過食品安全進校園活動,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科學知識,提升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整治行動期間還對學校食品安全負責人及食品安全管理員開展教育及培訓,并進行食品安全知識抽查考核。
下一步,江蘇省將督促完成各項整改措施的落實,認真總結整治工作經驗,繼續(xù)提升校園食品安全。把學校食堂日常監(jiān)管落到實處,對違規(guī)單位和個人堅決予以處理和糾正。(江蘇省教育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