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旱作區(qū)農田降雨利用效率,加快旱作區(qū)玉米單產提升與推動生產方式轉變,10月26日,甘肅省農科院旱地農業(yè)研究所和省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在鎮(zhèn)原縣召開旱地玉米抗旱節(jié)水與單產提升技術現場觀摩會。
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鎮(zhèn)原縣屯字鎮(zhèn)示范基地玉米新品種以及覆蓋聚水高效用水、延期低水分籽粒直收技術。中國農科院、省農科院、省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及當地農技部門相關專家對13個玉米新品種實收測產,平均畝產量864.6公斤,籽粒平均含水量20.8%,其中迪卡1831、MC877、五谷168等5個品種畝產量超過900公斤;全膜雙壟溝播藝機一體化技術的玉米畝產量達到975.9公斤;新集成的V溝集雨減膜覆蓋一體化種植技術畝產量為945公斤。
專家一致認為,這些新品種經過精心選育,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和抗逆性,并通過覆蓋聚水高效用水技術和延期低水分籽粒直收技術,有效收集利用雨水,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同時,在玉米籽粒水分較低的情況下直接收獲,減少了晾曬和烘干的環(huán)節(jié),降低了生產成本。專家與當地企業(yè)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圍繞“推技術、提單產、增效益”的經驗及存在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觀摩會通過展示技術成果、交流經驗,為全省旱地玉米種植提供了新思路,省農科院和省農技總站將加強科研創(chuàng)新和技術推廣,不斷推出更多適合旱作區(qū)的玉米種植技術,提高農民的種植水平,為提高旱作區(qū)農田降雨利用效率、加快推動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和生產方式轉變提供技術服務。(馮寶強)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