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公信鄉(xiāng)糯董村牛油果種植基地,牛油果樹花開正盛。這些競相綻放的花朵里,藏著邊疆山村共同富裕的希望。
牛油果種植是孟連縣富民強縣的新興產業(yè)和特色產業(yè)。目前,全縣牛油果種植面積超12萬畝,是國內種植規(guī)模最大且能夠穩(wěn)定供應高端優(yōu)質國產牛油果的唯一產區(qū)。
為了讓更多農民參與牛油果產業(yè)、共享發(fā)展紅利,孟連縣立足資源稟賦,創(chuàng)新推出“334”聯(lián)農帶農利益分配機制,即農戶以土地入股獲30%收益,企業(yè)以技術、種苗入股占30%,國有管理公司、合作社、村集體共享40%,構建起“托管公司+龍頭企業(yè)+合作社+農戶”的新型聯(lián)農帶農模式。
這道看似簡單的算術題,卻成為激活土地潛能的金鑰匙。糯董村班伍組村民榮老大掰著手指算賬:“家里32畝土地入股合作社,每畝保底分紅700元;我在基地管理150多畝牛油果樹,月工資3000元;加上采果季大約有7000元的摘果收入,僅從牛油果地里一年就能有6萬多元的進賬。”這筆“牛賬”,讓這個景頗族漢子笑得合不攏嘴。
這幾天,孟連糯董致鑫牛油果種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扎兒和村民們正在基地里放水施肥,察看灌溉情況。如今這里已連片建成智慧種植園,滴灌系統(tǒng)在果園織就銀色網(wǎng)絡,空中無人機精準噴灑生物制劑。龍頭企業(yè)綠銀公司投入的組培育苗技術,讓種苗成活率從60%提升至95%。企業(yè)以技術、種苗占股30%,構建起“專家工作站+田間學校”的培訓體系?!耙豢门S凸麡涔芾淼煤茫a量可達160公斤,產值在3000元左右。”扎兒對這個“牛產業(yè)”充滿信心。
在芒信村分紅現(xiàn)場,村集體賬戶數(shù)字跳動的瞬間,會議室響起熱烈掌聲。國有管理公司統(tǒng)籌品牌建設、合作社負責品控管理,三方共享的40%收益中,10%用于村集體經濟,15%給到合作社,產投集團的15%則反哺產業(yè)升級。這種利益聯(lián)結機制,不僅破解了小農戶對接大市場困局,而且通過國有產投集團統(tǒng)籌品牌營銷,讓孟連牛油果通過冷鏈物流直供北上廣,價格較散戶銷售提升30%,疏通了產業(yè)反哺鄉(xiāng)村的渠道。
作為托管公司孟連縣產業(y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營銷部經理的王艷,笑稱自己是“綠領”新農人。“2024至2025產季,孟連牛油果線上線下銷售火爆,京東‘雙十一’促銷破萬單,盒馬專屬供應鏈縮短至48小時,山姆會員店的定制禮盒供不應求?!蓖跗G說,為了用好孟連牛油果這一區(qū)域品牌,在當?shù)攸h委、政府的支持下,共同成立了中國孟連牛油果集配中心,從清洗、分選、過秤到分級、打包、裝車,確保每一箱新鮮的牛油果能及時抵達全國各大城市,從而凸顯國產牛油果“7天從枝頭到餐桌”的消費優(yōu)勢。
2024年產季,孟連縣牛油果產量達1.95萬噸,實現(xiàn)綜合產值15.21億元。從土地入股到技術賦能,從分散經營到集約發(fā)展,“334”機制猶如精巧的榫卯,將政府、企業(yè)、農民緊緊咬合,構建起鄉(xiāng)村振興的良性生態(tài)。
夕陽西下,牛油果基地里依舊忙碌。扎兒掏出手機查看氣象云圖,準備調整灌溉方案;分揀車間內,工人們麻利地將果實分級包裝;村口文化墻上,“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幾個大字格外顯眼……在這片曾經閉塞的土地上,村民通過一顆顆牛油果實現(xiàn)了與世界市場的無縫對接。(胡梅君 高玥)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