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田螺是不少人夜宵之選。然而,如果商家把田螺換成了福壽螺,則有可能隱藏著致命危險。
據報道,北京一家很火的川菜館此前曾推出一道菜:涼拌螺肉。本來用的是海螺,但餐館卻換成了福壽螺。按規(guī)定,螺肉需要在沸水里煮20分鐘才能殺滅螺內的寄生蟲。由于福壽螺肉煮時間長了口感變硬,因此廚師只煮了3-5分鐘。結果有160多人吃了這道菜后,都出現了惡心、嘔吐、頭痛等腦膜炎表現,最終才發(fā)現罪魁禍首是廣州管圓線蟲。
一只福壽螺,寄生蟲高達3000-6000條
為什么吃個螺會付出這么大的代價?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y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李凌華解釋,因為它不是普通的田螺而是福壽螺。這種螺又叫非洲大蝸牛。實際上,近期廣州雨后,大家會發(fā)現在河岸邊、花園里的水溝里,都能看到這樣的“大蝸?!?,紅色的卵則是它的寶寶們。
研究發(fā)現,一只福壽螺內可含有的寄生蟲高達3000-6000條。最可怕的是這種螺的身體里可能藏有“廣州管圓線蟲”這種寄生蟲。這種寄生蟲主要在老鼠體內繁衍,當卵發(fā)育成一期幼蟲后,就會被排出體外,遇到福壽螺后會進入螺內,使得福壽螺成為中間宿主。而老鼠食用螺后再次進入老鼠體內,變成終宿主,如此循環(huán)往復。
本來廣州管圓線蟲和人類沒啥關系,然而當“吃貨”們食用了被寄生蟲污染的福壽螺,就讓廣州管圓線蟲乘機進入人體,穿破腸壁進入血液,再進入大腦。李凌華表示,幼蟲可寄生在人類的腦部中樞神經系統(tǒng),繼續(xù)產卵繁殖。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的人會出現頭痛、發(fā)熱等癥狀,嚴重時會失明、癱瘓、癡呆,甚至是死亡。
學會辨別,及時就醫(yī)
雖然福壽螺已經被禁止食用多年,但時至今日,依然有許多不法商家為了節(jié)約成本,將福壽螺當成普通田螺來賣。尤其一些夜宵攤和燒烤攤,更是成為福壽螺的重災區(qū),時不時出現有人中招的新聞。
李凌華表示,當人們在外點菜吃田螺時,一定要學會正確辨別福壽螺。區(qū)分方法其實很簡單:
1.外形:田螺高高的,頭尖尖的;福壽螺扁扁的。
2.顏色:福壽螺顏色偏黃,田螺偏青褐色。
3.個頭:福壽螺往往比田螺大。
李凌華提醒各位“吃貨”,如果真的不小心食用了受感染的福壽螺,出現頭痛、惡心等癥狀,需要警惕可能感染了廣州管圓線蟲。只要及時發(fā)現和治療,有藥物可治愈,預后效果好。包括廣州管圓線蟲病、絳蟲病、蟯蟲病、華支睪吸蟲病等寄生蟲病,都可到醫(yī)院感染門診的寄生蟲門診求診。(張華 劉琪莎 陳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