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 (記者 連待待?王正心) 近日,市民吳先生來到位于杭州市余杭區(qū)良渚街道的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冷凍市場進行批發(fā)采購。在攤主的介紹下,吳先生饒有興致地拿出手機掃了掃產品前的二維碼。“通過這個碼,可以知道這個巴沙魚柳是來自越南,而且產品名稱、保質期這些信息全都有,讓人放心?!?/p>
“浙冷鏈”溯源碼
吳先生所說的二維碼,是由浙江省市場監(jiān)管局聯合海關、商務等部門在全國率先推出的的冷鏈食品追溯系統(tǒng)(以下簡稱“浙冷鏈”)溯源碼。據了解,該系統(tǒng)利用溯源碼實現從供應鏈首站到消費環(huán)節(jié)產品最小包裝的閉環(huán)追溯管理,可全面掌握冷鏈食品供應鏈流向。消費者通過掃一掃商品上的溯源碼,就可迅速了解產品信息,包括輸出國家或地區(qū)、生產或進口批號、產地證明、生產日期、保質期、進口商或供貨者信息、進口產品檢驗檢疫信息等。
執(zhí)法人員開展冷凍食品賦碼檢查
作為浙江省最大的進口冷凍市場、80%進口冷凍食品進入浙江的“第一窗口”,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冷凍市場第一時間就開展了“冷鏈碼”的推行工作。余杭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農副物流中心所所長毛超逸介紹,前期,該所對冷凍市場情況開展全面摸排,梳理出涉及冷鏈進口食品經營戶、進口商品種類等清單,通過微信群推送、集中培訓、上門指導等方式,督促食品生產經營戶及時注冊激活浙冷鏈溯源碼。
“對許多經營戶來說,溯源碼是陌生的事物。為此,我們會同良渚街道,組成40余人的工作小組進駐市場,對經營戶開展點對點指導,確保經營戶在經營進口凍品過程中熟練操作溯源碼,做到賦碼入庫、掃碼出庫。同時做好監(jiān)督檢查,把控好冷庫大門,未實現賦碼的貨物不得出入庫?!泵荼硎荆刂聊壳?,冷凍市場200余戶“進口產品”經營戶均已激活浙冷鏈系統(tǒng),做到冷鏈產品溯源碼應貼盡貼,日均賦碼數保持在15000個左右。
為了進一步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農副物流中心所除了加強對溯源碼的賦碼信息進行核查,還推出三色預警懲戒機制。對每天系統(tǒng)反饋的市場經營戶出貨未賦碼等情況,采取第一次黃色預警、第二次橙色警告、第三次紅牌市場責令停業(yè)整頓的有力措施,確保浙冷鏈溯源碼發(fā)揮真正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