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兩周,劉建勇就要到縣城趕集,給全家人買一些蔬菜和生活用品,由于路途遙遠,來回需要兩個小時車程,遇到春節(jié)前后,縣城堵得水泄不通,讓他苦不堪言。
現(xiàn)在,這一情況得到改變。近年來,由于貴州農村地區(qū)交通越來越便利,不少商販將超市“開”到農村,方便了群眾購物。
吃、穿、用的都不必提前到集市置辦,家門口就可以購買?!奥芬煌?,車就通,超市來到家門口?!奔易≠F州省桐梓縣大河鎮(zhèn)羅溪村的劉建勇,談到交通便利帶來的好處首先想到了購物。
“花生、瓜子、蘋果、香蕉……”說話間,滿載貨物的小貨車進村了,自動播放的喇叭讓原本寧靜的村子瞬間變得熱鬧,前來購物的老人、孩子圍在貨車旁邊挑選貨物,等待著“店主”給自己稱重。
松桃苗族自治縣山區(qū)里,“開”到群眾家門口的“流動超市”。
這樣的“流動超市”既方便村民購物,又讓過去單調的生活變得豐富起來。村民歐家銀說,過去農村菜品單一,洋芋成熟吃洋芋,四季豆出來吃四季豆,村民很多時候每天只吃一個菜。
良好的交通條件讓貴州山區(qū)村民的生活逐漸發(fā)生改變,“組組通”硬化路的建成,讓臨近的村與村、組與組之間實現(xiàn)“無縫對接”,農忙時節(ji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買到生活用品。
既是貨車司機,又是“流動超市”店主的趙立學告訴記者,他每天要行駛五六十公里,經過十多個村,主要售賣果蔬、肉類、調料等產品。
“現(xiàn)在通組路方便了,做‘流動超市’生意的人越來越多?!壁w立學說,很多商販瞄準農村市場需求,將商品送到老百姓手中,既節(jié)省了門面租金,降低了商品價格,又方便了山區(qū)群眾。
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深處的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大路鎮(zhèn)沿坪村,目前18個村民小組全部打通4.5米寬的硬化路,總長18.4公里。
“過去進進出出的大多是本村村民,哪像現(xiàn)在,外面豐富多彩的世界順著通組路進來了。”沿坪村駐村第一書記楊志遠說,臘月和正月,幾乎天天都有“流動超市”進村,有時一天兩三趟,賣啥的都有,果蔬、糧油最常見,甚至有賣家具、服裝的。
“有對比,就有競爭。進村來賣東西的人多了,村民自然會懂得選擇,那些產品質量好、價格公道的‘流動超市’逐漸得到老百姓的認可?!睏钪具h說。
硬化路、產業(yè)路,路通人和;組組通、村村通,通達南北。2018年,貴州省新改建農村公路8172公里,累計建成農村“組組通”硬化路7.75萬公里,全省30戶以上村民組通硬化路率提升至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