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領、產業(yè)帶動、東西合作,在喀什地區(qū)疏勒縣塔孜洪鄉(xiāng)吉格代艾日克村,溫室大棚里懸空的西瓜引人注目。這些看似普通、個頭不大的西瓜,卻能賣出百元一個的價格,其背后究竟有何秘密?
科技賦能 品質至上
9月下旬,新疆應季西瓜已下市,而疏勒縣的溫室大棚里,西瓜正陸續(xù)成熟。工人們有的給西瓜打側蔓,有的忙著授粉。“我們是冬暖式日光溫室大棚,溫度自動調節(jié),西瓜還有15天就成熟了,每個能賣100元,皮薄、汁多、味甜,冬夏都暢銷?!闭诟苫畹慕芰αΑぐ涂孪蛴浾呓榻B。
記者看到,這些西瓜如足球般大小,采用立體式吊蔓種植技術,每個西瓜上都有吊牌,顯示著授粉和采摘日期。
疏勒縣“蔬樂”現(xiàn)代高效農業(yè)示范園郭牌西瓜種植基地項目經理吳兵介紹,項目占地3040畝,投資3.8億元,共建成232座日光溫室大棚。除了種植郭牌西瓜,還有30座育苗棚,均由山東濰坊郭牌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承建和運營。投入運營以來,帶動1500人就業(yè)。
提及西瓜種植技術,技術員布哈力齊·斯迪克道出秘訣:育苗時將西瓜幼苗嫁接在南瓜幼苗上,生長過程中,苗葉為西瓜葉,根為南瓜根。七八天后,人工剔除南瓜葉側蔓,待幼苗長出三片葉子一個芯,便移栽至溫室大棚里種植。隨后,工人們精心呵護幼苗,采取智能水肥一體化管理,調控溫度和濕度,將藤蔓綁好,使其懸在空中生長。給每個西瓜藤掛上吊牌,準確記錄授粉等信息,這是西瓜的專屬“身份證”,品種、等級、種植時間、授粉和采摘日期一目了然,實現(xiàn)“一蔓、一瓜、一碼、一檔案”的可視化溯源。
“這種精細化吊種模式,既保證了西瓜品質,又提高了種植效率,節(jié)省了土地資源。普通大田每畝種600株至800株西瓜苗,我們每畝種植2000株,一年收三茬?!辈脊R說,從定植到成熟的80多天里,每株藤蔓只留一個瓜,每個西瓜都是有身份的“獨生子女”。
產業(yè)帶動 就業(yè)增收
郭牌西瓜種植基地落戶疏勒縣,帶來了優(yōu)質種子和先進種植技術,公司年產西瓜6000噸,銷售額9200萬元,帶動周邊6個村每個村集體增收36萬元。
阿耶加馬力·麥麥提敏是示范園的會計,2022年從上海財經大學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工作?!拔以谶@里負責財務工作,專業(yè)對口,離家近,收入穩(wěn)定,很滿意?!卑⒁玉R力說。
疏勒縣“蔬樂”現(xiàn)代高效農業(yè)示范園運營部負責人侯永芳說,為帶動本地人就業(yè),公司建成“巾幗示范棚”,鼓勵本地群眾學習種植技術和管理知識。
阿依謝木古麗·巴拉提在公司工作3年,主要負責棚內管理。她說:“以前不懂西瓜種植,技術人員手把手教我,現(xiàn)在每月有3500元工資,還帶了兩個徒弟,管理著兩座大棚?!?/p>
吳兵說,公司復制推廣山東郭牌西瓜的種植和管理模式,結合本地特點,按照“科研機構+龍頭企業(yè)+基地+農戶+營銷體系”的瓜果蔬菜全產業(yè)鏈模式,打造設施農業(yè)示范樣板。公司統(tǒng)一指導農戶種植,標準化跟蹤管理、統(tǒng)一銷售,既保證了產品質量,又帶動了村民增收。目前,疏勒縣的郭牌西瓜不僅銷往北京、上海、廣東等地,還走出了國門。
東西協(xié)作 共促發(fā)展
“為推動本土果蔬產業(yè)向集群化、數(shù)字化、品牌化、高端化轉變,我們從山東聘請技術員負責生產管理,加強技術培訓‘傳幫帶’,僅針對郭牌西瓜種植培訓工作,就從山東聘請了24名技術骨干,與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及員工搭配成組,通過一帶一、一帶多、老帶新、新帶徒的方式,培養(yǎng)出一批批留得住、用得上、懂管理的新農人?!笔枥湛h委常委、副縣長,山東省東營援疆工作指揮部副指揮徐文輝說。東西通力協(xié)作,推動了疏勒縣的瓜果蔬菜全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2021年,“蔬樂”現(xiàn)代高效農業(yè)示范園項目作為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落戶疏勒縣,通過品牌化、標準化發(fā)展,培育出一批批郭牌西瓜種植能手。
“疏勒縣屬典型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為西瓜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當?shù)卮迕裼蟹N植果蔬的傳統(tǒng),如今有了科技加持,種出的西瓜高產高質,加上公司在疆外有成熟的全產業(yè)鏈,西瓜賣出百元一個的價格就不奇怪了?!笔枥湛h農業(yè)農村局工作人員李翠梅說,目前,他們和示范園科研團隊聯(lián)合選育出5個西瓜品種,獲得多項專利,儲備西瓜和甜瓜種質資源達538種。
疏勒縣塔孜洪鄉(xiāng)黨委書記于文虎表示,示范園項目由政府和公司攜手打造,政府部門不僅提供資金支持,還提供土地、配套設施和人力支持。雙方以“瓜”為媒,建成疏勒農產品展示中心、西瓜科普實踐館,舉辦“瓜菜產業(yè)發(fā)展大會”,開展研學活動,講述“石榴花開籽籽同心”的故事,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山東和新疆在農業(yè)等領域的合作搭建了堅實橋梁,推動了兩地共同發(fā)展。(白素君)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