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株洲市荷塘區(qū)仙庾鎮(zhèn)樟霞村漫山遍野的油茶樹滿目青翠,村民們相繼搶抓好天氣,熟練采摘茶果。山下的茶油坊里,機器高速運作,烘干、粉碎、蒸籽、壓榨,一桶桶“樟霞古樹茶油”就此誕生。
樟霞村位于株洲市東北角,全域屬于綠心禁開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良好,全村古樹油茶種植面積達到1萬余畝,全為古樹油茶,茶籽粒粒飽滿,壓榨出來的茶油濃,油品好,帶有特殊的香氣。樟霞村駐村工作隊與支村兩委商議,并經村民代表大會表決同意,決定建立樟霞古樹茶油坊,將村民各自為戰(zhàn)的生產模式轉為規(guī)范化生產。
“過去村民們沒有專業(yè)設備來榨油,更沒有渠道將茶油賣得更遠,都是提著茶油,帶到集鎮(zhèn)上售賣,這種小打小鬧的方式,讓樟霞村這片天然油茶基地始終成不了規(guī)模。”樟霞村黨總支書記黃四平介紹,“如今,我們建立榨油坊,成立樟霞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引進4條生產線,烘干機、粉碎機、蒸籽機、軋坯機、壓榨機、罐裝機一應俱全,村民可以將自家油茶籽委托榨油坊,也可以由合作社進行統(tǒng)一收購、銷售。”為提高茶油附加值,樟霞村還著手打造“樟霞古樹茶油”品牌,正在申請國家地理標識認證。
如今,不僅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村集體經濟也得到發(fā)展壯大?!敖衲甏謇锊栌彤a量約8萬斤,茶油坊產量有3萬斤,按80元一斤來算,年營業(yè)額約240萬,除去成本預計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約20萬。”樟霞村黨總支副書記凌志剛表示。(陳 懇)